晚清时期,慈禧太后掌控大清政权近五十年。她身边的奴仆不断更替,但其中唯有李莲英能始终如一地侍奉她至死,成为极少数得到慈禧深厚宠信与依赖的奴仆之一。
自同治三年(1864年),李莲英被调至长春宫,成为慈禧的随侍,直到1908年慈禧去世,他始终未曾离开。45年间,李莲英是慈禧生活中的不离不弃的伴侣,慈禧也从未有过让他离开的想法。
据太监刘兴桥在《晚清宫廷生活见闻》中的回忆:“每天三餐,早晚起居,慈禧与李莲英互相派遣太监,或当面问候……在西苑、颐和园居住时,慈禧太后时常约李莲英一起散步,‘莲英啊,咱们一起走走吧!’有时慈禧还召李莲英至寝宫,长谈黄老之术,话题常常聊到深夜。”这一细节让我们看到李莲英与慈禧之间深厚的主仆感情,李莲英几乎成了慈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展开剩余84%然而,尽管李莲英在慈禧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,外界对他的外貌却并不友好。根据《宫女谈往录》的描述,李莲英长得并不出众,甚至被形容为“赭黄脸、高颧骨、大鼻子、厚嘴唇”。这些相貌特征并未给他增添任何魅力,反而令他显得面目可憎。然而,这一切并未妨碍李莲英深得慈禧宠信,究竟是什么让慈禧如此依赖他呢?
李莲英出生在清末的太监之乡——直隶河间府。这个地方出了不少名太监,其中有沈玉兰、李莲英、崔玉贵等人。由于清朝末年社会动荡,百姓困苦,许多贫困家庭将孩子送进宫做太监,希望能有机会出人头地。关于李莲英的身世,野史中流传着他曾是个地痞无赖、因贩卖硝磺而被捕的说法,但这些都无法证实。
事实上,根据墓志铭记载,李莲英于咸丰七年(1857年)入宫成为太监。当时,他的名字叫李进喜,后来因与慈禧的封号“慈禧”的“禧”字同音,为了避讳,他请求慈禧赐名,慈禧便为他改名“莲英”。慈禧解释,“莲”代表荷花,“英”是花瓣,而她作为“老佛爷”,自然要坐在莲花之上。此名象征李莲英将侍奉她一生。
李莲英刚入宫时年纪尚小,但却很早展现出了非凡的“逢迎”技巧。宫廷如同深渊,稍不留神便会万劫不复,因此李莲英在初入宫时便开始寻找自己的靠山。他很快就结识了同乡沈玉兰——宫中的一位资深太监。沈玉兰见李莲英识趣机敏,便决定照顾他,确保他在宫中能够安稳度日。
在沈玉兰的提携下,李莲英逐渐适应了宫廷生活。到同治三年(1864年),他被调到长春宫,开始在慈禧身边服务,负责梳头。此时,沈玉兰得知慈禧对新发型感兴趣,但宫中的梳头太监没有一个能够梳得好。于是他将这一消息传给李莲英,并建议他抓住这个机会学习新发型的技巧。李莲英果真展现了出色的天赋,不久后便学成,向慈禧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技艺,慈禧很是满意,将他留在了身边。
李莲英刚进入慈禧身边时,正值大太监安德海的风头正劲。安德海因深得慈禧宠信,风光无限,但李莲英也并非没有野心。初时,他因技艺高超,稍感得意,行事也有些张扬。然而,安德海的死亡为李莲英敲响了警钟。
安德海因在宫中作威作福,目中无人,最终因在地方作威作福而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抓捕并处决。安德海的死深刻震撼了李莲英,让他明白宫中如虎口一般危险,必须低调谨慎,方能长久立足。从此,他收敛了锋芒,变得更加沉稳。
随着安德海的死,李莲英逐渐取代了他在慈禧心中的位置,成为慈禧最依赖的太监。随着同治、慈安先后去世,慈禧独掌大权,李莲英的地位也越来越高,最终成为了正二品敬事房大总管。
李莲英能够在后宫屹立44年,并始终获得慈禧的恩宠,归根结底在于他始终能“事上以敬,事下以宽”。无论地位如何,他始终恭敬待人,从不炫耀自己的权势。慈禧需要的,不是才华横溢或貌美如花的奴才,而是能够在她身边恭顺、体贴的侍从,而李莲英恰恰具备了这些品质。
有一次,慈禧过寿,李莲英精心策划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放生仪式。在放生鸟鱼时,李莲英事先将这些鸟鱼饿几天,然后在放生时将食物放入笼中引诱它们返回。看到鸟鱼回笼,李莲英趁机恭维道:“老佛爷,连鸟鱼都舍不得离开,争先恐后地回来祝贺您的寿辰。”慈禧虽然明知其中有戏弄成分,却也被李莲英巧妙的恭维逗乐了。
李莲英不仅能使慈禧开心,还以忠心保护她。一次慈禧西逃途中,马车因受惊险些跌入悬崖,李莲英用身体挡住了即将失控的马车,自己背部重伤。尽管疼痛难忍,他仍第一时间关心慈禧的安全。
慈禧太后对于李莲英的忠诚深感欣慰,也愈加宠爱他。他不仅能理解主子的心意,恭敬待人,而且对每一位与他接触的人都保持敬意,正是这种“事上以敬,事下以宽”的态度,使得他成为后宫最得宠的奴仆之一。
相比之下,安德海尽管曾风光一时,却因骄横跋扈最终自取灭亡,而李莲英却凭借自己的机智与谦卑在宫中长期稳固地位,成为了慈禧身边最可靠的“伴侣”。
李莲英与光绪帝的关系也令人感慨。尽管光绪帝常常被慈禧冷落,但李莲英始终恭敬待之。一次,在西逃途中,李莲英发现光绪因寒冷没有被子,便将自己床上的被子送给他,并亲自伺候他。光绪帝感动至极,事后深深铭记李莲英的忠诚。
李莲英对待朝臣亦是如此,始终保持谦逊与尊敬。1886年,慈禧派李莲英随奕譞前往视察北洋海军,李莲英未曾抬高自己地位,始终如一地忠诚侍奉,不与地方官员交往,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忠诚的奴才来看待。
李莲英的成功不仅在于他懂得如何讨得主子欢心,更在于他始终保持自知之明,懂得自己的身份,并对主子忠诚不二。这种“事上以敬,事下以宽”的处世哲学,让他能够在慈禧身边站稳脚跟,成为近乎传奇的存在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